收藏九地会计欢迎来到长沙九地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官网!

九地服务热线:15084968889

九地-工商注册代办更专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财务知识:经济分析与相关性原则

财务知识:经济分析与相关性原则

    财务知识:经济分析与相关性原则

   财务知识:经济分析与相关性原则

    经济分析中广泛采用的边际分析法(边际原理),在财务精细化分析和管理决策中 亦有重要应用。严格遵循从边际原理中引伸而来的相关性原则,是确保正确决策、避 免决策不当的前提条件。
    1边际分析法
    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分析法,边际分析法的显着特征是使用边际量进行分析。边际 量是相对于平均量(平均数)的概念,它是增量(反映变动)而非存量概念。经济学中 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是典型的边际量。无论个人还是组织,无论企业还是政府,每 天都需要做出大量与分配资源相关的决策。为什么把资源分配给A而不是分配给B? 会计学家的解释可能是:A的利润比B髙;经济学家的答案是:因为A的边际收益比B 高。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会计视角与经济学视角的差异。
    与边际收益相对应的概念是边际成本。在企业管理和财务决策领域,经济学中关 于边际分析得到一个最着名的结果就是:如果企业的目标被定义为利润极大化,那么, 企业的最优产量和最优定价必须满足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约束条件,而这个条件只 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排除垄断和信息不对称)中才能达到。
    边际量与平均量的区别在于:边际量考虑的只是增量——由某个因素引起的增减 变化(表示为A),平均量考虑的是总量(表示为S)-—用总量除以数量单位(表示为Q)得出的量。举例来讲,如果总成本是1,000元,产量是100件,平均成本(平均数)就 是1,000元/100件=10元/件。注意这个数据不是边际成本。边际成本的概念是:增 加一件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将是多少?目前的产量是100件,如果再多生产一件,那么, 边际成本指的就是第101件产品所增加的成本——例如11元/件。应注意的是,边际 成本通常高于平均成本。
    边际量与平均量在数学表达上的区别可以通过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加以下说明:
    平均成本(AC)=SC / 2Q
    边际成本(MC)=AC / AQ
    我们知道,平均数在会计数据中是很常见的,单位成本就是比较常见的一个。然 而,一旦进入决策领域——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最优且可行的方案,平均数的局 限性就很容易暴露出来,在许多情况下甚至会误导决策。避开平均数陷阱的一个方法 就是采用边际分析法,使用边际量来帮助进行决策分析。

    

    2平均数引发的决策陷阱
    在财务和其他领域,平均数应用广泛,它的优势在于简明易懂,数量容易得到。然 而对于管理决策目的而言,平均数具有误导性。有个这样的故事:一个身高1.7米的 人正打算过河,过河前他问一位统计学家河水的深度,统计学家说“平均1米”。此人 便信心满满地开始渡河,结果却被淹死了。这当然是相信平均数——用平均数做决策 (决定过河)——带来的结果。还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把你的左脚放在冰水里,把你的 右脚放在开水里,“平均的感觉”一定不错吧
    平均数在管理决策中诱案:的不当和错误并不是虚构的,它真实而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案例5 -1说明:在股票投资决策中应用平均数概念时,决策失误是如何发生的。


联系九地会计

服务热线:15084968889

QQ:542736641